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调整将直接惠及全国约660万名劳动者,占德国就业岗位总数的17%(相当于约六分之一)。
据联邦统计局测算,受影响就业群体的总收入将因此增加约6%,总额达4亿欧元。
此次调整的受益群体呈现明显特征。基于2024年4月收入调查数据,德国东部地区将有20%的雇佣关系受益,显著高于西部地区的16%。
具体到各联邦州,梅克伦堡-前波美拉尼亚州以22%的受益比例居首,汉堡则以14%的比例最低。
值得注意的是,女性劳动者受益比例达20%,明显高于男性的14%,反映出政策对性别平等的积极影响。
行业差异同样显著。餐饮业将成为最大受益领域,该行业56%的就业岗位将直接受益。农业、林业和渔业紧随其后,受益比例达43%。
这种分布特点与这些行业长期存在的薪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。
政策规划显示,此次调整将分阶段推进。
在2026年首阶段调整后,2027年1月1日起最低时薪将进一步上调至14.60欧元。
据估算,届时将有830万个工作岗位(约占就业人口的21%)受益于该政策,较首阶段增加170万个受惠岗位。
与首阶段相比,总收入增幅预计达4%,总额将增至4.3亿欧元。
此次最低工资调整方案通过阶梯式推进,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,又考虑了企业适应期。
政策设计兼顾地区发展差异和行业特性,特别关注传统低薪领域和女性劳动者群体,体现了德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方面的系统性思考。
新闻来源:https://www.n-tv.de/wirtschaft/Mindestlohnerhoehung-bringt-Lohnplus-fuer-jeden-Sechsten-article258986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