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留的有效期应从签发之日开始计算,而非从递交申请之日起。这一原则本应无需争议,但实际操作中,警局常常“装傻”,导致移民为行政机关的办事迟缓买单。
尽管法律有明确规定,但Ferrara警方并未遵循,直至法院干预,才进行纠错。
事情的当事人是位育有两个孩子的移民女子,拥有稳定的工作。
她于2024年1月5日递交了续居留的申请,直到2025年4月才拿到新居留,有效期却从申请日算,至2026年1月5日。
拿到手的新居留仅剩9个月,而非法律规定的两年。
类似情况并非个例。
一些华人为此宁可拖后递交申请,也不愿提前寄Kit。
该女子在律师的协助下向行政法院提起上诉,要求Ferrara警局尊重签发期限。
日前,法院作出判决,女子胜诉,警方必须更正其居留有效期。
上述判决不仅为移民伸张了正义,也为众多类似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。
相比上面这位,下面讲到的美国人就没这么幸运了。
故事始于2023年4月,来自Padova省的Marco邂逅了来意旅游的美国女子Laura。
两人决定在意大利共筑未来,但不愿匆忙结婚,便寻求合法居留路径。
最终,两人在律师的建议下签署了“同居合同”,该方式曾在米兰、博洛尼亚、那不勒斯等地拿到类似的家属居留。
2024年3月,Laura搬到Albignasego,二人签署合同,但因她尚无正式居住登记,市政府拒绝备案。
无奈之下,他们向威尼斯法庭提起诉讼,但法庭不断拖延、推诿,最终在10月驳回了诉求,Laura陷入非法状态。
最终,两人于2025年3月登记结婚,并尝试通过邮局提交Kit,却因Laura无有效签证被拒。
律师建议改用PEC邮箱向警局申请,相关材料于3月18日寄出,至今仍无回复。
尽管他们每隔两周定期催促,Padova警局始终沉默。
Laura至今无税号、无家庭医生、也无法返回美国探亲取物,只能依靠远程工作维生。
Marco强调,“我们不是要特权,只求依法办事。我俩已合法结婚,材料齐全,却连个预约都没有……这不是效率问题,而是一种行政暴力!”